读《呼啸山庄》有感
5 min read

读《呼啸山庄》有感

作者:俗不可耐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34182992/answer/803787670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我十几岁在读《呼啸山庄》的时候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里面的人会那么扭曲。男主分明出走了,分明发财了,分明成功了,为啥还要回到鸟不拉屎的破地方,羞辱他的敌人,奴役他的后代,然后自我毁灭。

这个问题将近十五年了我都没搞明白。后来我认识了一些人,发现他们心里也总有一些过不去的坎。分明好吃好喝了,分明方方面面都不错了,可是就是因为曾经的某一种被羞辱,或者落后的感觉而过不去。总想着有朝一日把那些所谓“失去”的找回来。

有的人比较粗俗,管这个叫面子要找回来;有的人比较文艺,把这种拧巴称为不忘初心;还有的人则自以为是英雄,把小马哥的话拿出来“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了不起,就是要把自己失去的找回来”。无论他们嘴上说了什么都只是证明他们不能与时俱进的,无法对过去,对曾经,说一句拜拜。

现代科技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,然而大部分人依旧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。网络上那么多唾手可得的资源,他们都提不起兴趣——原本那些只能在大学图书馆读到的的理论公式,他们从不研究;那些只有行万里路才能看到的美丽风景,他们不屑一顾;那些只有通过各种考试,缴纳几十万美金学费才能听到的课程,他们也视而不见。他们只活在过去,活在过去的不甘和痛苦中,活在他们曾经触碰得到的小世界里。

曾经一度我以为我比较高明,因为我更多的着眼于当下和未来。后来我发现事实上,造成我这一特点的原因也并非因为我高明,只不过是因为我的人生充满了变数——从小到大身边的人每过三四年就会换一批。当没有固定的人,固定的关系,那种对小圈子的执着也就无从谈起。

后来在某个书评上看到了对《呼啸山庄》的一条点评说:越是封闭的环境,越会有偏激的爱情。其实哪里只是爱情,所有的关系大概都是如此。当你长期被封闭在某个空间里,大概就会把这个空间的得失当做自己的参照系。你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个小圈子里出类拔萃。这就是人类的本性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把这个叫“Institutionalized ”——就算离开了监狱却依旧活在监狱。

反过来,如果你没有长期被禁锢在一个圈子里,你的圈子一直在变,你就会发现你试图在一个圈子里如何如何是多么荒唐的事。因为鸡头如何比得了凤尾,换个圈子所有的成败都烟消云散。

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远方,去闯荡,去流浪。总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地方,一个小圈子里。这些人看不明,想不开,痛恨却离不开他的那个小圈子,最后成了这个圈子里一系列陋习的最坚定支持者。

归根到底,大度不是什么多么了不得的品德,当你出去闯荡,跟各个阶层都有接触,身边的人一批一批的换,就会发现闺蜜其实根本没有那么重要,或者说那个你熟悉的圈子也没有那么重要。等到了那个时候,他们喜欢也好,讨厌也罢,都是你生活中可有可无,都是随时可以替代的存在,请问你又怎么会给自己找不愉快呢?

因此,当你嫉妒你身边的人的时候,也许你该闯荡闯荡了。或者关心一点其他的东西,只要你愿意,这个世界上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实在太多,多到你用尽所有时间精力都不能尽其万一。现代科技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自由,然而真正的自由却只有你愿意接受它的时候才能得到。当你意识到这点就会发现那些嫉妒和不甘其实是多么无聊,无趣且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
老娘还有那么多好有趣的人要见,那么多好看的书要读,那么多好玩儿的事要做,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要吃,那么多深邃的问题要思考,哪里有闲工夫嫉妒别人?世界那么大,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悲欢绑定在这么狭隘的人和事上?